關節炎是一種體內的化學物質無法平衡所產生的疾病。人體產生的尿酸一旦無法全部排出體外並堆積在體內,不管其他的致病原因是什麼,很快就會引發關節炎。有些人的體質特別容易排出尿酸,而在某些情況下,如面臨壓力和焦慮時,我們排出毒素的速度會減慢。此外,不正常的飲食及環境裡的污染物等都會增加我們體內的毒素,加重身體解毒、排毒的負擔。一旦身體裡堆積了過多的毒素就會出現疾病。不同的個體因體質不同出現的症狀也有差異。
關節炎是因為過多的尿酸變成結晶存放在關節囊中,導致關節發炎、疼痛、僵硬及活動無法自如等,關節損傷會逐漸擴散到骨關節,越是經常大量運動的關節越容易受損,例如運動、舞蹈還有某些特別消耗體力的職業常用到的關節。另外,有時過度肥胖的人不好的身體姿勢會對承受體重的幾個關節(髖、膝和踝關節)造成衝擊,這些過度使用的關節及早期曾受創傷的部位都會比較脆弱。痛風(關節炎的一種)患者的腳趾和手指關節是最容易受到影響的部位。痛風發作時,關節會感到劇烈的疼痛并伴隨著紅腫和發炎。發作幾次後,大量的尿酸結晶(俗稱痛風石)堆積會造成永久性的關節腫大和變形,此變化在指關節間尤為明顯。
發炎是風濕性關節炎的特徵之一,有時是急性發作,它往往成為讓人叫苦連天的宿疾。以往人們認為病毒所引發的感染可能是導致風濕性關節炎發作的主要原因。但最近也發現自體免疫反應可能也會導致風濕性關節炎,例如患者對自己的身體組織產生過敏反應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