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Skin)
皮膚也是巨大的排泄器官,將部分人體產生的廢物溶在汗液中再從皮膚的毛細孔排出。如果其他的排泄器官(腎臟和大腸)不能正常工作,身體就會將大量廢物運到皮膚,希望通過皮膚排出體外,但這往往超出皮膚所能承受的範圍,因此常常會出現各類皮膚病症,像濕疹、痤瘡與疔癤等。
如果皮膚可以安全地排出人體的廢物,那麼它也可以吸收有益物質,同時避開部分可能傷害皮腺下的肌肉和器官的有害物質。因為具有這種篩選的功能,因此人們認為皮膚具有“半透性”。該分子能否進入皮膚,根據其粒子大小而定。
精油的分子很小,構造很簡單,因此可以輕易地進入皮膚。從大蒜精油的實驗就可以證明這一點。在接受測試者腳底塗些大蒜精油,10分鐘後就可以在接受測試者的呼吸中測到大蒜味。這表示10分鐘內大蒜精油就穿過皮膚,進入血液循環,最後進入缺氧血而到達肺部。
並非所有的精油都能如此迅速地穿過皮膚。沐浴或按摩所加的精油,可能要花20分鐘到數小時的時間才能被人體完全吸收,但也有少部分的精油塗在皮膚上之後會迅速地進入血液中。
精油是油溶性物質,這是另一個皮膚可以迅速吸收精油的原因。皮膚會分泌一層具有保護作用的油性蠟狀物,稱為皮脂。精油可以溶在皮脂中,加速皮膚吸收精油的速度。
進入皮膚之後,精油就進入了細胞間質液中,從這兒,它可以穿過淋巴管和微血管的管壁。接著,芳香分子就進入血液循環之中,運行至全身。
由此可知精油從皮膚進入人體是種非常有效率、安全的方法。讀者或許會發現我是諸多反對口服精油的芳療師之一,我認為在皮膚上塗抹精油的方式不但迅速有效,還可以完全避開消化系統。如果是治療比較嚴重的疾病,像是感染症,每隔半小時就在背部進行精油按摩所吸收的精油量,要比口服精油所能吸收的更多,而且還不會傷害胃部黏膜。
有幾點要注意:使用精油進行按摩前,一定要稀釋精油,用基礎油將精油濃度稀釋至3%以下。避免使用能引起皮膚過敏的精油。如果是敏感性的肌膚,最好在使用任何一種精油前都先抹一點,測試皮膚的反應。
皮膚裂傷(Cracked Skin)
如果皮膚裂傷的傷口出現感染髮炎的症狀,可以將安息香和熏衣草或茶樹精油混合,直接塗抹在傷口上,直到感染症狀消失。也可以在自製或購買的油性乳霜中滴加精油,再塗抹在皮膚上,可以軟化皮膚並避免擴大裂傷。
如果皮膚在潮濕的情況下裂傷,沒藥加上安息香或薰衣草精油是促進傷口癒合的最佳良方。如果要治療嘴唇裂傷,可以塗抹滴加了安息香精油的乳膏,一天塗幾次即可。
乾燥的皮膚(Dehydrated Skin)
乾燥的皮膚緊繃、冰冷,也很容易出現皺紋。大多數老年人的皮膚都很乾燥,中央空調和冷氣的普及,也使得肌膚乾燥的情況越來越普遍。
皮膚缺乏水分和油脂與內分泌不平衡有關,因此能調整內分泌的精油,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天竺葵和薰衣草精油是最合適的。洋甘菊、苦橙花和玫瑰也是能滋潤肌膚的溫和油。乾燥的肌膚比較適合用潤膚乳液而非乳霜,可以將上述精油加入乳液中。每天要補充數次乳液,以便隨時保護肌膚,避免水分流失。在炎熱或非常乾燥、有風的天氣出門時,更要注意皮膚保濕的問題。
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多喝天然果汁和礦泉水,都有益於皮膚保濕。酒精對皮膚及身體的傷害都非常大,它讓肌膚變得更加干燥,因此最好避免飲酒,或少量飲用。此外,吸煙也不利於肌膚健康。
如果要進行按摩,動作要非常輕柔。含有蜂蜜的面膜對乾燥的皮膚非常有幫助,可以直接在臉上塗抹蜂蜜,也可以用蜂蜜、鱷梨或香蕉果肉泥作成敷面劑來敷臉。
乾性皮膚(Dry Skin)
乾性肌膚非常脆弱並且敏感,因此非常適合洋甘菊、茉莉、苦橙花或玫瑰(最佳選擇)等溫和的純露。天竺葵、熏衣草和檀香等能平衡皮脂腺分泌的精油也非常有幫助。讀者或許會發現這三種精油也很適合油性肌膚使用,因為它們可以依照肌膚的需求,增加或是降低皮脂腺的分泌,使皮脂腺的分泌正常化。
經常按摩,可以促進小血管(微血管)的循環,讓更多的血液流到皮膚生長層,促進皮膚健康。此外,還要經常使用純植物油、蜜蠟和精油調成的營養潤膚乳霜,特別是遇到惡劣天氣,還要出門時。
如果飲食中缺少脂肪,肌膚也會變得異常乾燥。每天補充1茶匙食用油(最好是橄欖油),情況就會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