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青(Bruises)
當瘀傷的顏色轉成綠色或黃色,用迷迭香等具有刺激作用的精油進行局部按摩,可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排除碰傷時流到周圍組織中的血塊,幫助消除瘀傷。如果是意外造成的嚴重瘀傷,可以配合使用能刺激脾臟的精油,像黑胡椒、洋甘菊和熏衣草等,這樣效果會更好。
容易瘀傷的人腎臟的功能可能不太好,必須找醫師、針灸治療師、順勢治療師、藥草師等做進一步的診斷和治療。
貪食症(Bulimia)
就和治療厭食症一樣,芳香療法雖然不能治愈貪食症,但卻可以作為精神療法的輔助治療手段。
切記:每個患者的狀況都不一樣,因此要選擇最適合的精油種類和治療方式。
可以參考以前讀過的“神經性厭食症”。
燒傷(Burns)
純的熏衣草精油可以直接塗在小塊的燒傷皮膚上,如果在燒傷之後立刻塗上,就不會起水泡。熏衣草精油不但是很好的抗菌劑,還是很好的止痛劑,可以減輕燒傷的疼痛,促進傷口快速癒合,並且避免疤痕的出現。如果能在燒傷之後立刻塗上熏衣草精油,皮膚上便不會留下疤痕。
處理大面積的燒傷時,必須將薰衣草精油倒在無菌紗布上,覆蓋所有受傷的皮膚,每隔幾個小時更換一次,如果燒傷的面積很大,就要找正規醫師進行治療。如果患者受到驚嚇,有嚴重脫水的情況,就必須立刻就醫,在醫護人員到達之前,可以先用熏衣草精油做初步急救。
蓋提佛塞——創造“芳香療法”這個詞彙的法國人——之所以注意到精油的療效是因為他的經歷。在一次實驗室的意外爆炸中,他燒傷了手。情急之下蓋提佛塞將手浸在熏衣草精油中,競治癒了他的燒傷。
瓦涅醫師用薫衣草精油來治療戰爭中被戰火燒傷的士兵,最近還有燒傷患者接受英國倫敦醫院的芳療師義工運用熏衣草精油為他們治療。
念珠菌(Candida)
每個人一出生時,體內就有念珠菌,它是酵母菌的一種。平時腸道內的益菌會控制念珠菌的生長,因此我們無法感受到它的存在。當我們服用抗生素來抵禦細菌時,也殺死腸道內的益菌和微生物,念珠菌就會趁此機會大量繁殖,並且移居腸道之外,侵害我們的身體。
念珠菌大量滋生所引發的病症最常見的就是鵝口瘡。但如果念珠菌的數目實在太多,就會出現噁心、頭痛、憂鬱、異常疲倦以及其他病症。目前已經證實,大多數患有慢性疲乏綜合徵和肌痛性腦脊髓炎的患者都被念珠菌感染。
利用精油和膳食治療念珠菌感染的方法,請參考“鵝口瘡”。
鵝口瘡(Thrush)
服用抗生素後很容易患陰道炎,因為抗生素經常誤殺腸道中的益菌。每個人體內都有念珠菌,但在正常情況下腸道中的微生物會抑制念珠菌的生長,使它不會大量繁殖而危害身體。
用芳香療法治療鵝口瘡的方法有:芳香浴、按摩及局部塗抹茶樹、熏衣草、沒藥精油或這三種抗真菌精油的混合。茶樹精油還能刺激免疫力,因此可以提高身體抵抗感染的能力。如果想治療口腔鵝口瘡,可用這幾種精油製成漱口水,或使用沒藥酊劑。
此外,最好再補充酸奶片、乳酸菌膠囊或食用大量活性酸奶,重建腸內益菌菌叢。如果經常患陰道炎,最好將飲食調整成特殊的抗念珠菌飲食。由於真菌依賴各種醣類和澱粉生存,特別是精製醣類,因此必須嚴格限製糖類的攝取量。另外,還要避免攝取酵母、酵母的衍生物和發酵性食物味噌、豆瓣醬、醋等。
進行精油和飲食治療都要持之以恆,即使症狀很快就消失,也不代表完全治愈。通常要3個月,甚至6個月的時間才能控制住侵入人體的念珠菌,如果太早中斷治療會使病症復發。就如同其他需要長期治療的病症一樣,最好經常變換精油的種類。
鵝口瘡和膀胱炎經常交替出現,形成一個令人痛苦又沮喪的循環。治療膀胱炎的抗生素會降低體內益菌的數目,使念珠菌的生長不再受到控制,引發鵝口瘡。使用精油來治療膀胱炎,不論是單獨使用或配合著抗生素(如果非得進行)治療,加上補充酸奶或乳酸菌,都可以減輕藥物的副作用,終止這個惡性循環。